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

雙連埤的拉都希氏赤蛙_Latouche's Frog _ (Rana latouchii Boulenger, 1899)

昨天趁調假去了趟福山植物園, 回來時過了中午, 就在野夫炊煙吃午餐, 到達也夫炊煙的時候一直聽到青蛙叫聲, 可是卻看不到, 吃飯的時候下了一陣大雨, 雨停了之後開始找青蛙, 果然在旁邊雙連埤自然教室外面的水溝裡發現兩隻拉都希氏赤蛙!! 有趣得是這兩隻拉都希氏赤蛙不怎麼怕人, 趁機會難得就拿相機以很近的距離拍了很多照片, 哈哈~~~~

拉都希氏赤蛙廣泛分佈於中國南方、香港及台灣, 是英國博物學者Geogre A. Boulenger以英國人拉圖許John David Digues La Touche (1861-1953)命名的蛙類,命名的模式標本採集自中國福建。拉圖許對自然歷史事物非常有興趣,21歲時就抵達中國,並逗留長達三十年。其間拉圖許三次造訪台灣,在他的第一次台灣探險之旅,曾在大武山腳和以他之名命名的拉都希氏赤蛙相遇。

拉都希氏赤蛙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長棒狀皺褶突起,所以又稱為闊褶蛙。大小約4到6公分,身體平扁,背部紅棕色,有一些突起,摸起來有些粗糙。牠們可以說是最隨遇而安的青蛙了!除了太冷或太乾熱的日子之外,牠們幾乎是整年都在繁殖。而且凡是牠們可以到達的地方,只要有水,不論是水池、溪流、水溝或路邊的積水,牠們都能利用。難怪在台灣,從平地到中海拔山區,到處都有牠們的蹤跡。牠們幾乎整年都在鳴叫,但以春天及秋天較為活躍。雄蛙僅有內鳴囊,所以叫聲聽起來低弱、綿長的,好像撒嬌,也像在廁所裡方便,所以有人笑稱牠們為拉肚子的青蛙。牠們很喜歡湊熱鬧,常常數十隻聚在一起鳴叫求偶,但雄蛙之間靠得太近,難免會發生一些肢體上的衝突。為了增強爭奪能力並且能抱緊雌蛙,雄蛙體型較小,吻端比較尖,有一對咽側下內鳴囊,前臂肌肉特別發達,是天生的健美先生,上臂基部有不甚明顯的黑色臂腺。。拉都希氏赤蛙每次產卵350-450粒,卵徑約1.3-1.5 mm,動物極灰褐色,植物極黃白色,具有黏性,呈長條狀纏繞在水草上,或黏在落葉上;或聚成團狀,有時會數十個卵塊聚成一大團。蝌蚪背部棕綠色,有深棕色細點;尾鰭發達,尾端尖圓,有細棕點。(介紹資料來自台灣兩棲類物種描述資料網站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